您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聚焦
武少源主题演讲:数据管理--服务社团会议的精髓
部门: 日期:2011年3月31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刚才听了吴立铃老师的报告我也很受教育和启发,因为吴老师讲的报告我讲了四年,国际会议的申办,但是确实不如吴老师讲的精彩。要真正发展中国的会议产业靠我们在座的不是决定的因素,而是像吴老师这样的学者专家她们代表中国加入千千万万个国际组织,每申办一个国际会议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像1988年申办,我们1998年申办,2006年就在中国申办,这是非常荣幸的。所以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呢?专家和学者把会议申请到中国来开,到底给中国的酒店,特别是会议型酒店带来了多少收入?为什么会讲这样一个题目呢?很多会议型酒店总是问我这个问题。会议在我们这儿开,5年、6年之后我们会挣多少钱?现在有些酒店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比如国家会议中心成立了一个部门效益部,实际上是对国际会议效益的分析。我做了20多年就这个事情跟大家进行交流。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撒钱,钱主要是撒在哪里?钱主要撒在了会议酒店。但是会议型酒店接了3000人、2000人的会议并没有那么多的收入,缩水成为了常态。
  国际生化大会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议,2006年6月16日-25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表团一行90余人赴日本京都开会。3000人来自32个国家,比日本缩水了一半,比他们的报告缩水了60%多,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在华举办国际会议总是一开始大等到办的时候变小呢?主观原因会议是吹起来的。主办单位千辛万苦申办了国际会议,总是希望把会议说得越大越好,觉得心理上面能够接受。大的会议更容易得到政府和企业的赞助,现在整个中国是比较浮躁的。媒体也跟着吹,所以总是说奥林匹克,所以在会议的初期总是在给大家印象是这个会议很大很大。
  客观原因国际会议有国际会议的规定,是这个领域的奥林匹克,但是奥林匹克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5000多个运动员在哪里举行都是一样。国际会议主要是因为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自己出钱,经费成为决定会议规模大小的主要原因,所以国际会议,特别是轮流举办的国际会议在欧美举行规模就非常大,在东亚、澳洲、南非、南美就小。
  酒店收入来源,国家政策的调整。
  在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我们的国际会议规模确实能赶上在欧美开的规模,为什么?那个时候中国支持中国学术参加国际会议,同样的条件参加国际会议你的论文在国际会议做了演讲,那么晋升你先晋升。那个时候我们的比例是一个外宾,甚至1:5的比例。现在变了,我们国家在政策上不支持了,1997年中科院首先做出决定,参加国际会议的不评奖。5个外宾一个中宾,所以这个会议的规模在中国反而缩小。
  到底怎么样分析国际会议呢?2011年第16届国际传感器大会,这个大会是传感器领域的奥林匹克,这不是我的,这是他们报告里面讲的。每两年举办一届,欧洲亚洲轮流举办。中国是从1988年开始申办,经过了23年终于申办到2011年这么一届会议。主办单位认为至少1500人甚至到2000人,现在在国际会议中心的规模是这么认定的。到底我认为这个会议可以开多少,就需要用数据来分析。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查三代,历史性国际会议,用比较法查历史数据。这个会议2005年13届在韩国开900人,14届在法国1400人。15届美国1073个人。韩国在05年开的时候既没有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也没有SASR、禽流感。实际上参会人员不到900,800多人。前三届在欧洲开非常大,为什么会达到1400人?因为地区的会议,欧洲的会议和国际的会议连开规模就非常大,就像生化会连开规模就非常大。所以科技人员跟我说在欧洲开1400,我们这里将来就不是这个数字。美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全世界任何领域的会议在美国开都会大,但是去年经济危机极大影响了代表参加会议的人数,没钱。所以在美国开,在美国不是没有开,10年就已经开到1500、1600。也印证了这个规律,所以我的结论在中国开2011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危机还是存在还是在影响,又是在我们中国开不会超过韩国的人数。我最乐观的估计外宾可以达到700国内代表200,能到900人。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会议。
  这么大规模的会议能给会议酒店带来多大的收入?会议型酒店最大的收入就是住宿费用。住房系数等于用房数量除以代表人数。住房系数和酒店距离城市中心的位置,同样一个国际会议如果在亚运村开和在九华开,住房系数差0.1到0.2。住房系数跟开会的周期、国际会议学科有关系。
  住房系数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到旅游、会议型酒店月越来越多,住房系数在北京地区逐年递减,2004年大概有0.55%的客人住在我们指定的酒店,今年大概是0.45%,这是互联网针对我们会议型酒店的调查。
  任何一个大型的会议不仅推荐一个酒店,我们成为一个甘蓝型。我们会议大概用了三个酒店,20%、50%、30%的规律。最后我预测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在这个上面的收入六十九万三。
  会议酒店的收入之二,餐饮费。
   第1点,餐饮活动是国际会议的重要活动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举办时。
  第2点,餐饮活动主要包括招待会、宴会、茶歇和午餐。
  第3点,餐饮费是国际会议最大的一笔可变支出,占到注册费总支出70%左右。
  餐饮活动规律,比如招待会,英文为欢迎晚宴。我们就餐人数差很多,现在能差到30%,一千人会议如果放在昨天晚上开,只会多不会少。
  闭幕宴会也有它的规律,人数上的规律。我总结了五个因素,针对五个因素就不多讲。
  午餐、茶歇虽然没有宴会那么贵,但是基数大。其实就是一个规律递减的规律。如何递减呢?2008年开过一个3000人的国际会议,这是5天的递减人数。在第一天吃了2282个,如果以100%,最后一天吃了不到800人。但是最后酒店说不能再减了,最少要订8个。100和35是1/3的关系。这是这次会议10次茶歇的统计比例。
  第一天的上午开幕式2500人订,100%算。最后一次闭幕式16%,400人。也是说我要订250人,不让我订。我说要吃过250人,我给你撞死。但是真的闭幕式数着脑袋数不到200人。开幕式将近1000人,闭幕式不到100人,所以这就是一个规律。
  餐饮活动在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在几年前我们就可以得出我们餐饮到底有多少支出。在做一个会议的时候,会议组织者主要做什么?做Excel表,天天算这些帐。拿开的3000人的会议为例子,能交钱吃宴会的2299个,在加上200多不交钱的工作人员大约能吃宴会的2400。当时我们订了多少呢?招待会我们订了2000,吃了2024人。宴会2299,18000,1850。按照国际传感器会议分析,我们的支出是国际会议中心的收入,大约60万左右。
  酒店的收入之三,会场费。
  通常会场费和餐饮费有一个关系,30%到60%。有些宾馆餐饮费非常便宜,但是整个中国的会场上升的趋势赶上中国的房价上涨的趋势,中国房价原来一万,现在四万。
  举个例子给大家说一下,01年的报价和10年的报价涨了412,同样一个会场。所以按照这么来分,我们所谓将近2000人的会议1500人的会议也好,最终给会议型酒店的贡献150、160万。如果我们会议明年10月份还要开,如果我还有幸跟大家来汇报,我们再拿这个例子讲一遍。
  结束语:
  第一,处于会议产业链的各个方面都要重视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
  第二,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统计,概率论等。
  第三,数据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心。
  我们有2800人可以吃餐,我们给人订一两千,我少订800,有强烈的责任心是第一的。比如说宴会所有会议型酒店都知道宴会是怎么回事儿?180桌1800人,这个坐五个人没有人再去了,那个坐七个,剩下的没有人插了,这么大的会演,我们会议中心加我四个工作人员,我们一个一个代入,硬是安插在里面。
  第四,数据管理也是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理念的体现。
  所有在中国开过国际会议的国际组织也好,国际组织代表也好,承认我们吃的过好,但是我们过度接待,不管是招待会结束后我们有那么多的食品浪费。现在大家正在推荐低碳环保。
  中国有一个代表团到德国去,中国人历来一点一桌子菜,没有吃多少就结帐就要走。德国人非常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在他们国家出现。一个德国老太太批评职责他们,当时有一个小伙子英文特别好,还要跟人家PK。最后老太太说了一句话让我们非常感动“钱是你的,但是资源是全人类的”谢谢大家。

  • UFI
  • AUMA
  • CCES
  • SCEIA
  • TECA
  •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香港展览会
  • 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
  • 运大会展
  • 浙江省商务厅
  • 澳门会展
  • NBCPCE
  • 住博会
  •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东区学林街280号 邮编:310018 您是第258788位访客
    Copyright 2010 浙江省东方会展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五角星科技